擁有房屋的財務優勢 (Financial Advantages of Owning a Property)

擁有房屋

追蹤臉書專頁,即時更新房地產動態與知識。

寫在前面:我無法化身為一味鼓吹買房的經紀人,買房不適合所有人 — 付不起房貸卻硬要買房,後果絕不只有財務危機而已,生涯發展也會受到影響;一個重視投資報酬率的人,在人口紅利削減的地方買房,可能會讓他終日興嘆。

然而在美國,尤其在灣區購買房屋,確實會有些財務上的好處。為了避免本篇落入「要不要買房」的爭論之中,就假設我們今天已經擁有一棟房屋,來看看有什麼好處。。

抵稅權益。美國聯邦的稅務規定允許減免 (Deduct)貸款利息、地產稅。抵稅多寡與所得稅率 (Tax Bracket) 有關。這方面請洽詢會計師。

它是一項資產,有增值的可能性。灣區自2012年以來,許多城市地產至少增值100%。當然,這樣的增值幅度,相比於許多新興國家房地產增值幅度,是比較小的。然而,投資已開發國家的地產,本來就有貨幣穩定性的考量,可以另闢專文討論。

資本利得減免。作為一項資產,在將來賣房時的資本利得 (Capital Gain) 中,將有美金 $250,000 ( 已婚配偶加總為美金$500,000 ) 是免繳所得稅的 (條件:過去五年內,此房屋有至少兩年為主要住宅)。請詳閱IRS 公報 Publication 523或與會計師確認。

財務支出的可預測性。相較於支付租金,每月繳付的貸款金額是長時間固定的 (取決於使用的貸款方案)。若考量通貨膨脹因素,每月還款成本是逐年降低的。(註:地產稅和房屋保險可能會升高。)

(Photo via Philip Taylor, CC License)

作者:林久禾,舊金山灣區矽谷/硅谷全職專業房地產經紀人。

我是林久禾,台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工程碩士學位。而後調查舊金山灣區(San Francisco Bay Area,俗稱矽谷/硅谷)房地產市場、研習買賣房和看房知識、請益上百位地產前輩,最後因緣際會,受教於一位有五十年買賣房經驗的房地產仲裁官,並成為房地產經紀人(或說房仲,英文稱 Realtor 或是 Agent)。

這些年我探訪過數千間房屋,閱讀數百份報告,並且在業界建立合作聲望,幫助客戶避開有問題的房屋、議價買下好房屋:

1.  260萬以上價值的房屋,250萬買到
2.  屋主跳過出價比我們高的5名競爭對手,放棄第二輪炒高價錢的權利,一對一指名與我們合作,210萬買到5名買家競逐的房屋
3. 屋主跳過145萬的第一名出價,讓我們140萬買到房屋
4. 屋主跳過125萬和120萬的出價競爭者,在我們表明只能出到117萬後,送我們1萬成家基金,讓我們116萬買到房屋
5. 標價200萬的房屋,最後170萬買到;標價160萬的房屋,最後155萬買到
6. 加價階段,建議無須加價即可買到房屋,讓 A買家 165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180萬的房屋,B買家 180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225萬的房屋

(以上皆為美金,其他還有數十間殺價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交易。)

賣房也不負所托:

1. 市場下跌期間,在不熟悉的區域(Oakland)賣房。此棟2房2衛、位於高速公路旁的房屋,成交價比月餘前該地區幾間3房2衛、遠離高速公路的房屋價格還高。

2. 客戶舉家搬離美國,全權授予設計、監工、裝修、清理、房屋檢查、物流、擺設、談判議價責任,最後房屋成交價比該地區前後三個月相似物件都高。

3. 一棟3房2衛,1200多平方呎的房屋,成交價超出客戶預期,逼近該區域4房2衛或是1500平方呎以上的房屋,並打破該區域史上最高的Price Per Square Foot 紀錄。

寫於此處的文章,是當年對老師的承諾。若有任何需要或疑問,請 留訊息給我 或是 填寫諮詢單,也可以閱讀 客戶留下的感言,幫助你做決定。

林久禾 DRE#02007082
Keller Williams Thrive DRE# 02177478

Hi, I’m Chiuho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