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聽說房價下跌了…」前線戰況,以及NOW WHAT?

房價下跌

追蹤臉書專頁,即時更新房地產動態與知識。

舊金山灣區2017年中以來扶搖直上的房價,在2018年5月軋然而止,忽然間,把房子賣掉所需的天數拉長了,多個號稱「宇宙中心」(實在不解,這個marketing buzzword從哪邊來的…)、第一季翻炒地火熱的城市,也不得不面對反轉的情勢。而身在前線的我們也就觀察到了幾個轉變。

當然,優質且稀少房屋還是一樣14內天就賣掉,以下的現象並非一體適用 (對啦…每個屋主都認為自己的房屋天下無雙)。

蜂擁而至 vs. 一對一

過去瘋狂的幾年,每當要幫客戶買房下offer時,心中就會開始估算其他競標的10幾個offer會有哪些優渥的條件 (30% higher than list price? all cash? free rent back? no contingency? one week close? )?哪幾個大agent在下這盤棋?再反過頭來思考我們的offer強項是什麼?主打是什麼?那什麼跟別人競爭?對方為什麼要選我們的offer?

而且我相信其他的10個Agent也做同樣的盤算,你的對手就是貨真價實這10個人,這就是個賽局。

而從今年中開始,情況轉變到能夠一對一談offer:我能給什麼?你能讓什麼?我的經驗是賣方甚至把比今年最高成交價低4~9%的成交價簽下去,客觀地說,這需要用心的經紀人,但這也是情勢所驅。

 分秒必爭 vs. 照自己步調

之前大多情況是房子一上到市場上,就馬上得看offer due date,情況對買方agent而言,時間馬上開始倒數 :看房子、讀報告、看法規、跟listing agent打好關係、草擬offer等等,刻不容緩 (更狠一點出preemptive offer,希望可以直接成交情況) ,多半是一個多禮拜便選定offer、pending進行後續成交事宜,而且有硬傷的房屋也照樣賣出。

反觀這幾個月,許多不錯的房子甚至已經在市場上超過 21天,沒有明確 offer due date,演變至此買方當然可以好整以暇地調整偏好,隨時可以make an offer,然後兩邊再來談。

卑躬屈膝vs. (相對地…)平起平坐

這是身為Agent最深的體會,如果是買方Agent,從前打電話找賣方Agent,不一定找得到人的,或者口氣就非常差,當然啦這也看Agent本人的personality,還是遇過做很大生意很好,卻很客氣、有問有答的Agent,而且不少;現在的情況,去preview property後,賣方的Agent倒是都會主動follow up。

題外話,之前某一個deal就有賣方Agent打給我,說我們出價是第二名,但因為她討厭出價第一名的Agent (「很跩放狠話」、「之前dual agency搞她」、「demanding」…),所以如果我們可以match deal就給我們XD  (好啦這件事情的 take-away 應該是人生得意時還是要待人以禮,風水輪流轉這樣,我想這位Agent是點滴在心頭)

 

NOW WHAT?

這段期間,可能是過去一年來,最好的買房時機:買方終於獲得比較平等的機會,但也不等於可以漫天亂砍價,因為房屋deal的談判說穿是最emotional 的,賣方不爽大不了walk-away不賣你;賣方卻也無須氣餒,這還是個賣方市場,心中保持比較大的彈性,和買方探討各種可能性,認真做好report & staging,這是考驗賣方Agent是否用心的時刻。

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?會繼續跌嗎還是盤整?持續多少?幅度呢?原因絕對不是只套用往年房地產季節慣例可以解釋,因為時間軸線和強弱程度都對不上。


(圖為Santa Clara County, San Mateo County 以及 Alameda County 三縣今年以來,賣出房屋所需之平均天數和中位數,Photo via MLSListings)

作者:林久禾,舊金山灣區矽谷全職專業房地產經紀人。

我是林久禾,台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工程碩士學位。而後調查舊金山灣區(San Francisco Bay Area,俗稱矽谷/硅谷)房地產市場、研習買賣房和看房知識、請益上百位地產前輩,最後因緣際會,受教於一位有五十年買賣房經驗的房地產仲裁官,並成為房地產經紀人(或說房仲,英文稱 Realtor 或是 Agent)。

這些年我探訪過數千間房屋,閱讀數百份報告,並且在業界建立合作聲望,幫助客戶避開有問題的房屋、議價買下好房屋:

1.  260萬以上價值的房屋,250萬買到
2.  屋主跳過出價比我們高的5名競爭對手,放棄第二輪炒高價錢的權利,一對一指名與我們合作,210萬買到5名買家競逐的房屋
3. 屋主跳過145萬的第一名出價,讓我們140萬買到房屋
4. 屋主跳過125萬和120萬的出價競爭者,在我們表明只能出到117萬後,送我們1萬成家基金,讓我們116萬買到房屋
5. 標價200萬的房屋,最後170萬買到;標價160萬的房屋,最後155萬買到
6. 加價階段,建議無須加價即可買到房屋,讓 A買家 165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180萬的房屋,B買家 180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225萬的房屋

(以上皆為美金,其他還有數十間殺價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交易。)

賣房也不負所托:

1. 市場下跌期間,在不熟悉的區域(Oakland)賣房。此棟2房2衛、位於高速公路旁的房屋,成交價比月餘前該地區幾間3房2衛、遠離高速公路的房屋價格還高。

2. 客戶舉家搬離美國,全權授予設計、監工、裝修、清理、房屋檢查、物流、擺設、談判議價責任,最後房屋成交價比該地區前後三個月相似物件都高。

3. 一棟3房2衛,1200多平方呎的房屋,成交價超出客戶預期,逼近該區域4房2衛或是1500平方呎以上的房屋,並打破該區域史上最高的Price Per Square Foot 紀錄。

寫於此處的文章,是當年對老師的承諾。若有任何需要或疑問,請 留訊息給我 或是 填寫諮詢單,也可以閱讀 客戶留下的感言,幫助你做決定。

林久禾 DRE#02007082
Keller Williams Thrive DRE# 02177478

Hi, I’m Chiuho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